編者按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起步之年。
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征程,青海小微企業逐浪啟航,追光前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干事創業激情和信心。它們以市場為導向,以新時代奮斗者的姿態和干勁,在各自領域深耕細作,努力做到“高精尖”。
今天,記者將目光投向追光逐夢的他們,與部分本土小微企業、初創企業負責人交談,聽他們講述在高原大地的創新創業故事。
中嶺公司:爭做研發生產植物生物刺激物的先行者
眾所周知,化肥農藥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林產品有效供給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過量施用產生的環境問題也很突出。減輕化肥農藥環境污染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減少農田投入量,發展新型替代產品和綠色防控技術。
“這是我們今年即將發布的新產品‘源則’,它能有助于我省化肥農藥在生物質替代關鍵工藝技術和減量增效綠色防控技術方面的創新與突破。同時,為緩解環境污染,實現農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5月10日,中嶺環保有限公司創始人耿安然向記者介紹到。
據了解,該產品主要作用包括增加植物的抗逆性,如極端溫度、不規則降雨和氣候變化等非生物脅迫;提高植物體內對水分的控制力,有助于在干旱條件下生存;促進植物生理生化和光合作用能力,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減少營養流失;提高作物質量屬性,獲得更高經濟收益;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激勵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種群數量和功能提升,促進土壤健康發展。
中嶺環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2023年獲得青海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稱號,同時在青海股權交易中心成長板掛牌。
“寡糖類復合新材料的作用機理及其農林業應用研究”是中嶺公司的核心項目。企業引進日方先進技術和工藝,結合中國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等多家機構進行產品的創新研發,開展寡糖類多元復合新材料的功能特性活化與加工工藝等方面的研究。
耿安然告訴記者,每年的4、5月份開始,他和團隊就要去青海一些偏遠地區采樣收集信息,做樣品試驗。這個過程中,除要克服氣候和環境帶來的影響,團隊成員還要受得住艱苦、忍得了枯燥、耐得住寂寞。
據了解,研究團隊中,80后、90后占絕大部分,但艱苦的條件并沒有嚇退這些有科研夢想的年輕人。他們敢打敢拼,甘于吃苦,對產品的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撐。
“企業之所以選擇在青海落地,就是希望提供有效的產品與一體化解決方案,能為青藏高原生態治理貢獻一份力量。通過減少因環境、氣候變化對植物帶來的壓力,提高植物抗逆性和品質,用科技服務自然”。耿安然坦言。
“選擇創業氛圍濃厚、產業政策利好的青海,就是選擇中嶺的未來。”而今,中嶺公司秉承綠色循環理念,堅持科技支撐創新、科技服務自然的理念,不斷提升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打造科研成果轉化平臺,成為集生態恢復、水務、城市環境管理、碳匯為一體的專業化綜合技術服務商,通過建立本地業務,激活企業不斷前進的新動能。
青海云享農科:線上把青海特產賣成“爆款”
隨著網購人群的大規模增長,各類品牌逐漸擴大營銷渠道,很多企業逐漸將電子商務營銷作為重要發展戰略之一。
5月10日,記者走進位于青?萍紕撔轮行牡那嗪T葡磙r業科技有限公司線下體驗店,只見貨架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物美質優的青海特產,青海云享農科的負責人蔣元生和員工正在核對當日的訂單,牛肉干、藜麥、酸奶、牛奶等青海特產將打包發往北京、西安、沈陽等城市。
“每天下午4點之前,公司會將平臺的訂單進行整理,通過打單、配貨、貼標再寄出,確保消費者及時收到產品。”青海云享農科供應鏈的負責人李炳林告訴記者。
這家公司秉承青海“特色產業”發展理念,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構建以“西寧館”為戰略核心的青海農特產品品牌綜合服務平臺,建立起一個本地化、開放共享、線上線下結合、產品上行下行貫通的電商服務體系。
以農副產品外銷為突破口,發展青海特產新零售模式,其主要方向是整合全省名優產品,嚴格把控品質,打造原生態、綠色、有機、健康的特產平臺,實行“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定價、統一推廣”的四統一管理機制。
“西寧館”是京東電子商務新模式、新業態的重大實踐。據介紹,其運營團隊擁有豐富的項目管理能力,以及產品開發、運營、供應鏈管理、前后端開發設計、客服等核心電商行業經驗,從2023年1月至今,“西寧館”流量和銷售額不斷提升。
“我們線上銷售渠道主要有京東、抖音,輸入‘中國特產西寧館’就能找到店鋪,直接選購所需產品就可以了。在農產品暢銷榜前三的品類分別是休閑食品、糧油和滋補食品,像青海的牦牛肉干、枸杞、藜麥、蜂蜜、沙棘原漿、枸杞原漿、藏紅花、青稞制品等特產在線上都賣成了爆款。”青海云享農科的總經理蔣元生介紹到。
蔣元生還表示,青海農特產品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加之優質的原材料、高品質的產品、嚴格的工藝要求和嚴謹的管理體系,我們相信本土品牌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有信心將“西寧館”運營好,提升青海品牌知名度,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特產館。
“在家鄉創業,能把特產賣好,我們就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談及今年的發展規劃,蔣元生直言不諱,公司將持續投入,用信息技術加持,做好品控、價控,服務省內優質農特產品生產企業,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品牌產品。
青海利能科技:平臺監測讓地下管網會“說話”
“用我們的‘監測寶’,只要打開電腦,鼠標點點,就能實時監控全市河道、地下排水管網,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就能追溯源頭,查出某個地塊的地下管道走向、高程等信息……”5月11日,在位于西寧市海湖新區的青海利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總經理段文生向記者介紹“城市排水系統運行監測物聯網平臺”(下稱“監測寶”)這項創新技術。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各種地下市政設施的建設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從規劃設計到施工養護,傳統的繪制圖紙方式、手工統計分析方式以及靠維護人員大腦記憶的管理方式,已很難適應城市建設的發展。
段文生介紹,“監測寶”融合了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排水系統中各類傳感器與監測設備的統一接入,為行業用戶的設施資產提供準確的遠程實時運行數據,并基于數據與算法提供診斷分析等輔助決策手段,滿足水務、供熱、燃氣、通信等行業領域設施資產的安全預警與智能監控需求。
那么,青海利能科技是如何讓地下管網“說話”的呢?
“智慧治水”,青海利能科技想到,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全市主城區上千公里排水管網資產數據,實現資產的可視化、數字化,同時,搭建西寧市智慧排水管網在線監測系統,對雨污分流重點改造后的路段安裝液位計、流量計,從而實時監控雨水管網在降雨期間的運行狀態,出現堵塞、超限、偷排等情況時,能夠通過監測數據及時報警,指導工作人員及時處置。
同時,對河道雨水排水出口進行水質在線監測,通過對COD(化學需氧量)、氨氮、SS(固體懸浮物濃度)等關鍵數值的分析,確保排入城市河道的雨水達標。在市區易積水路段安裝積水監測設備,從而掌握這些路段在極端降雨時的路面積水情況,便于及時相應處置,化解險情。還在主城區按照東南西北的地理方位,建設雨量監測站,配合氣象部分預警信息,進一步掌握不同城區降雨量,為城市防汛應急處置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排查有沒偷排現象,追溯河道排放口,便于順藤摸瓜找到排放污源頭;路面積水監測實現液位與視頻圖像結合,及時發現并處置城區道路積水,為市民安全便捷出行創造良好條件;實時監測雨水管網運行狀態,了解雨水管網在降雨期間的收納排放能力,為今后管網養護及改造提供科學數據;對路面的各類排水井蓋進行建賬立卡,通過信息化技術,精確定位并及時巡檢,消除安全隱患……青海利能科技的“監測寶”憑借其先進性和獨特性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目前,公司先后在西寧市,海東市,黃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格爾木市,玉樹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等地完成多個供排水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水務管理培訓咨詢項目,獲得了用戶的高度評價和認可,成為省內水務領域信息化、智慧化技術創新的領跑者。
談及未來,段文生表示,公司將繼續立足高原,扎根青海,以打造創新型、引領型、價值型企業為目標,精耕細作,聚集能量,培育核心競爭力,努力成長為青海本土高新技術企業,持續向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為城市公用事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青海凈土科技:10小時讓“廢物”變身有機肥
智慧引領科技,綠色改變生活。走進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張家溝村的青海凈土環?萍加邢薰,只見工人師傅正往一臺專門定制的大型機械中投放鄉村生活垃圾進行粉碎。
在這個200平方米的處理站中間,擺放著一臺兩人高的箱體設備,四周堆放著十幾袋鼓鼓囊囊的麻袋。而粉碎后的廢物,加入復合菌劑后將成為優質有機肥料,可就地還田,不僅解決了高原鄉村垃圾處理利用難的問題,還產生了較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我們采用的是高溫好氧發酵技術。”公司創始人殷樹春指著工人師傅手掌中的“肥料”解釋說,這是生活垃圾發酵成的生物腐植酸,可以用于增加土壤有機質,在農業種植時使用可增加“地力”。
殷樹春告訴記者,傳統的堆放式發酵存在一定的溫度、季節性限制,發酵周期長、投入資金大、效果不好。高原高溫好氧堆肥發酵設備,經過青海凈土環?萍加邢薰緝赡甑募夹g開發測試,目前產品已完善定型并投入生產運營。
據了解,第一批試點產品主要是5立方小型發酵設備,有效解決了高海拔發酵缺氧技術問題。將待發酵的物料從進料口投入發酵罐的內部,攪拌軸上所帶的螺旋葉片帶動物料翻轉,使物料與空氣充分接觸,在攪拌的同時,通過增氧裝置不斷利用高壓打入空氣增氧。同時還解決了高海拔發酵菌繁殖技術問題。在發酵過程中,通過加水裝置加入適量水和補充菌液,確保物料發酵所需濕度及發酵菌群數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采用了現代生物技術、工藝與設備,促使發酵周期從傳統15天左右,縮短到了10-20小時左右,極大地提高了發酵效率。
青海凈土科技是2015年創立的科技型企業,殷樹春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深耕慢長”的經營發展方式,企業不僅僅是銷售有機肥和生產設備,更重要的是要進入農業領域做長環保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該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專業致力固廢處理、環衛、再生資源、環境技術開發、生態恢復及生態保護服務的專業性企業,可以為各地政府、企業、鄉鎮、農村提供個性化、一體化的固廢減量化、無害化解決方案。
“今年將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開拓市場空間,提高市場占有率。”談到公司發展,殷樹春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