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msfns"></b>
      <tt id="msfns"></tt>

        <source id="msfns"></source>

      1.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  /  人物故事

        新生兒監護室里的臨時媽媽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祁曉軍   發布時間:2023-05-12 07:40    編輯:李娜
        呵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在5月12日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記者走進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采訪一群平凡而又特殊的群體,傾聽她們的故事。

          5月11日,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內,46個提前來世界報到的寶寶安靜地躺在溫暖舒適的保溫箱里,他們體重過輕、不會喝奶、不能自主呼吸,甚至因為病情危重來不及被母親看一眼,便被緊急送往這里。為了守護好這些新生兒,NICU內的38名護士化身臨時媽媽,用愛心和專業呵護他們成長。

          “昨晚情況怎么樣?”“2床寶寶的呼吸機能撤了嗎?”“6床寶寶能全量經口喂養嗎?”……上午8時,護士長陳海梅準時到達病房,向值夜班的護士了解情況后開始巡視。

          寬敞的病房內,連接著各種儀器的保溫箱整齊擺放,心電監護儀上跳動著心率、呼吸、氧飽和度等數字,床旁還有呼吸機、微量輸液泵等設備。

          暖箱內躺著的寶寶,大多是早產兒、出現黃疸的嬰兒、感染各種重疾的小患者,他們有的上著呼吸機,有的輸著營養液。每經過一個暖箱,陳海梅都會仔細查看儀器上的數據,耐心觀察寶寶的呼吸情況、身體變化等。

          “這里的孩子沒有家人陪護,也不會說話,只能通過哭聲來表達一切,而有些病重的寶寶甚至連哭聲都沒有,所以醫護人員光看監護儀是不夠的,還要認真觀察寶寶反應、面色、生命體征、腹部體征等細微變化。”陳海梅介紹,科室的臨時媽媽大多為80后,都有豐富的經驗,通過寶寶細微的表情和動作,就能判斷他們的情況和需求。

          給寶寶整理床單、清潔皮膚、稱重等,做完這些,接著進入日間的常規治療,靜脈采血、喂奶等。記者看到,一名護士先做了手部消毒,然后拿起剛沖兌好的奶瓶伸入保溫箱,輕輕側過寶寶的身體,開始給寶寶喂奶,一邊喂一邊仔細觀察寶寶的表情變化,時刻防止嗆奶。過了一會兒,寶寶的吸吮速度慢了下來,護士將奶嘴移開,讓他休息一下,然后繼續喂奶。就這樣,喂喂停停,持續了十幾分鐘。

          “通常情況下,每隔兩三個小時喂一次,一天下來得喂8次至12次,吃得偏慢的寶寶每次可能需要十幾分鐘。對于寶寶來說,吃奶是一件力氣活,特別是從鼻飼過渡到經口喂養的寶寶,看著他們每天喝進的奶量越來越多,我們還會表揚他們呢。”完成喂奶后,護士再次進行手消毒,繼續下一項護理。

          “考慮到早產寶寶抵抗力差,病房內各項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技術規范,不僅身上要‘全副武裝’,每次接觸寶寶,都要做好手部消毒,所以我們一天下來要洗上百次手。”陳海梅說,對于早產寶寶的救治,往往是“七分護理,三分治療”。

          除了愛心和耐心外,精湛的技術必不可少,尤其是給寶寶扎針輸液,難度系數極高。由于新生兒皮膚嫩、血管細弱,甚至血管還沒有針頭粗,經驗豐富的護士往往能一次成功,即便如此,有時也需要十幾分鐘時間。

          專業的細心照護,讓這些早產寶寶茁壯成長,在跨過“呼吸關”“感染關”“喂養關”等眾多關卡后,寶寶們就能健康出院,回到媽媽的懷抱。

          1985年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成立以來,護理團隊每年要救治早產兒寶寶300余名,這些寶寶有些來自本院,也有從基層醫院轉院來的。

          多年來,陳海梅在病房里見證了許多生命奇跡。任何一個寶寶健康出院,都會讓臨時媽媽感到高興和欣慰,因為這是所有臨時媽媽的心愿和目標。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_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_亚洲精品免费视频一_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