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卻卓瑪參與環湖賽餐飲保障工作(中)。欒雨嘉 洪玉杰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5月12日,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政務服務中心內,曾任登記注冊與信用監督管理科科長的關卻卓瑪看著服務中心繁忙而又秩序井然的一切,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粗鶃磙k事的人群,她說:“雖然我現在已調整至海南州委巡察組任副組長,工作內容、職務都發生了改變,但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不變的都是我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那份初心。”
令共和縣沙珠玉鄉耐海塔村村民王忠新至今難忘的,是關卻卓瑪親自為他辦理的一項業務。王忠新曾在山東青島萊西經營牛肉面館,受疫情影響于2022年6月回到家鄉。
“記得那時,山東青島萊西市場監管局讓我按要求在網上公示年報信息,否則將會面臨處罰。但是山東與青海兩地路途遙遠,來回跑不僅耽誤時間,對于停業已久的我而言更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于是我找到關卻卓瑪進行咨詢。她沒有因為事情繁瑣而推脫,而是想著如何盡快幫助我解決這個困難。”王忠新回憶。
關卻卓瑪說:“我及時與山東青島萊西市場監管局取得聯系,幫他在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補報了年報,還在網上注冊了賬號,向山東青島萊西市場監管局網上申請了注銷。”
“由于業務也未清稅,關卻卓瑪又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致電萊西稅務、市監等部門,幫我出具清稅報告。最終,在她的幫助下,我成功跨省辦理了年報和營業執照注銷。關卻卓瑪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仆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情懷。”提起這段往事,王忠新言語之間充滿感激。
其實類似這樣的業務,關卻卓瑪不知道辦理了多少件。她多年來如一日,設身處地替群眾著想,竭盡全力為百姓辦事。在她看來,好的做法只有固化為制度,形成好的機制,才能讓群眾得到更好更長久的服務。她在注冊登記窗口創新開展“零推諉、零距離、零積壓、零差錯”的四零服務工作模式,減少登記程序,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經過多年努力,海南州本級在經營主體營業執照時間、辦理環節、全程電子化率三項指標中,位列全省第一。
關卻卓瑪除了擔任登記注冊與信用監督管理科科長外,她還有另外一重身份——單位注冊登記窗口的首席代表。
“改革就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沒有一點‘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條新路、干不出一番好事業。”關卻卓瑪說。正是憑借著這股敢于冒險、敢于試驗的勇氣,她通過大膽嘗試,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海南州實際的商事制度改革之路,讓改革新政更多、更好地惠及于民。
在很長一段時間,關卻卓瑪一邊梳理優化登記注冊流程,縮短登記審批時限,一邊對登記注冊窗口作出調整,增設“多證合一”特色服務窗口,實行“一站式審批”。同時,為了確保群眾的申請能及時受理、高效辦結,她組織全州注冊登記人員多次開展業務專題研討,不斷嘗試新的辦法。在她的努力和推動下,注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多證合一”“雙隨機”“雙告知”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并第一時間在登記注冊窗口推行應用。改革后的高效工作使得越來越多群眾和企業真正享受到了改革紅利。
商事制度改革的成功實踐,為海南州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如今,海南州、共和縣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平均1個工作日,全程電子化率100%,日均新登記經營主體17戶,州內各類經營主體達到了32612戶,注冊資本781.63億元。
在她的帶領下,還創新建立了“一表二聯三定四制”的年報公示機制,海南州經營主體年報連續八年位列全省第一。
談及對未來的期望,關卻卓瑪說:“培育壯大經營主體關乎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市場監管部門應當持續優化市場準入便利化措施,持續挖掘提升空間,著力在建機制、減流程、提效率、優服務等方面下功夫,著力為經營主體提供準入準營退出全生命周期服務,為全州優化營商環境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