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聯盟開展“聯盟志愿行溫馨回家路”主題活動。西寧火車站街道黨工委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湟水河畔的西寧火車站見證著高原古城的時光流轉。近年來,西寧市城東區火車站街道黨工委圍繞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針對轄區“兩站四商圈”、人口流量大、人口老齡化等特點,堅持以黨建引領整合各方力量,拓寬工作領域,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神經”。
強化基層治理“主心骨”
火車站街道轄區總面積5.52平方公里,河道4.4公里,駐轄區企事業單位38家,轄區面積大,河道長,人口老齡化嚴重、行政事業單位多,如何充分發揮基層“紅色堡壘”作用,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周全的服務,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街道黨工委始終堅持將黨建引領納入基層治理“第一議題”,通過開設“午間微課堂”“周一例會”快問快答等措施,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等重點內容,為基層治理奠定思想基礎。
街道黨工委統籌考慮轄區人口數量、結構特點和地域面積等因素,建立街道社會治理領導小組,瞄準基層治理難點、堵點,制定方案,發揮“動力主軸”作用,按照“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原則,協調解決了疫情防控、創城、為民辦實事、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基本實現了“大事共議、要事共決、實事共辦、急事共商”的新格局。
推動基層治理“一盤棋”
“您好,請問需要什么幫助?”“請您注意保管好隨身物品。”“您好,前面那個門進去就是售票大廳了,可以直接用身份證取票。”火車站一個1.2平方公里的廣場,巡邏守護、找人找物、調解糾紛、扶弱救急,每天都有難題亟待解決。
街道黨工委緊緊圍繞市域治理現代化建設,于2018年底牽頭成立火車站區域“夏都樞紐”黨建聯盟,并持續深化鞏固基層治理成效,累計開展春運送溫暖活動71次,打擊黑車、無證導游、小微賓館拉客等“三亂”整治16場次,實現火車站區域發案率連續7年下降。
“警官,我家老人坐車到了西寧,可下車后人卻沒有回家,我們到處都找不到人。”老人走失,這事情得趕快辦,以免發生意外;疖囌緩V場派出所原所長、黨建聯盟副組長葉戰軍馬上聯系了成員單位——西寧城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讓他們調取廣場上的相關視頻,及時查看老人去向。
街道黨工委探索建立中莊片區“一核多元”治理機制,推廣“小區網格+轄區單位+黨支部+黨員志愿者”四方聯動模式,設置4個大網格,15個小網格,全覆蓋建立樓院黨支部18個,成立8支“銀發”服務隊,努力守護轄區3萬余群眾的安全,讓黨徽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熠熠生輝。
筑牢基層治理“壓艙石”
家住東府佳苑的低保戶老人王道珍,今年77歲,獨居,無其他收入來源,平時靠低保金維持著生活和日常開支。知曉情況后,社區工作人員經常上門詢問她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情況,讓她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關懷。王道珍說:“國家對我們實在太好了,每個月低保費按時發放,我們相當滿意。”
街道黨工委聚焦“保障民生根本、促進和諧穩定”為工作重點,積極探索完善救助制度、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管理服務,將社會救助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社區治理、慈善公益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打造“1+4”社會救助模式以及“傳遞關愛、開通服務和諧號”的救助服務特色品牌,開通為困難群眾提供全方面多元化的救助服務“專列”,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郭清表示:“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進一步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一是及時調整救助政策,確保救助對象適度擴面、救助標準適度提高。二是進一步完善臨時救助制度,建立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允許和鼓勵鄉鎮在急難情況發生后第一時間實施臨時救助,切實增強臨時救助時效性,努力為廣大困難群眾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
“社區要對小區路面進行沖洗,可是水管長度不夠,大家看是買水管還是有別的好辦法?”“我們單位有灑水車,我讓他們開過來,直接用就可以了。”葉戰軍成為車站社區兼職委員以來,火車站廣場派出所成了社區事務“叫得應”的好幫手,從疫情防控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一線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街道黨工委經過認真推選,由關心支持街道社區工作、代表性強、影響力大的駐區單位中的黨組織負責人、駐區民警等12名黨員同志擔任兼職委員,成為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
在兼職委員們的幫助下,街道黨工委推行了“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資源共享”“四共”工作法,探索打造“15分鐘黨建服務圈”,扎實推動小區不斷實現自治管理,壓實屬地責任,實現基層黨建和服務管理雙覆蓋。大力實施了氧氣廠家屬院、羊毛倉庫家屬院樓道亮化工程,對轄區互助路102院危舊房屋等70余處違法建筑分期分批次整治拆除,多方協調解決烏蘭干休所下水改造等群眾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60余件,群眾家門口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2021年以來,街道下轄富民路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轄區5支文藝隊組建“春雨”文藝宣講隊,通過“三句半”、舞蹈、快板等形式宣傳黨和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傳遞到基層群眾,通過文藝宣講將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送進小區、送進企業、送進市場,促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一線落地開花。宣傳小分隊的成立不僅豐富了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拉近了社區黨組織與居民群眾的距離。
“以前我們除了去廣場上跳跳舞以外,沒有其余的娛樂活動,現在社區組建了文藝宣講隊,時不時就在門口廣場開展文藝活動,一堂情景黨課、一段紅色記憶,精神生活可是越來越豐富了!”轄區居民張大媽開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