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指出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為我們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麗新篇章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工作部署。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古至今,青海都承擔著涵養江河水源、調節生態氣候、穩固生態系統等繁復的生態功能,在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青海具備實現“碳中和”目標所需要的理想能源結構,是國家重要的清潔能源富集省份,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是我省解決資源環境約束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需求。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就在“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定的步伐,在全國的“雙碳”工作中貢獻青海力量。十年光景,青海的綠色低碳發展雖整體向好,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其一,由于區域生態環境差異性,部分地區碳匯能力較弱;其二,我省雖是清潔能源富集省份,但綠色低碳發展與農牧區的生產生活依然存在脫節情況;其三,產業發展與碳排放依然處于弱脫鉤狀態,產業結構亟需升級。只有迎接挑戰、解決問題,我省才能實現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長遠目標。
一、提升碳匯能力,建設綠色青海
近年來,青海省一直大力實施國土綠化行動。2021年,全省各地、各部門依托三江源、祁連山、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化草原治理修復、退耕退牧還林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深入實施國土綠化鞏固提升三年行動、森林草原質量精準提升行動,組織開展春秋兩季國土綠化“大會戰”、全民義務植樹40周年系列活動,完成國土綠化343466.7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草地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5%和57.8%。這為穩定區域生態系統結構和強化青藏高原生態屏障作出巨大貢獻。
即便如此,由于區域化生態環境的差異,在我省部分高寒地區苗木生長速度較慢,成活率較低,因此,這些地區依然面臨水土流失面積過大,荒漠化和沙土化嚴重等難題。鑒于此,植樹造林、加強禁牧、封地保護、治沙防沙等舉措是當前我省實現綠化面積覆蓋率和蓄積量的“雙增長”,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的“雙下降”,以及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雙縮減”的必由之路,是提升碳匯能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根本要求,更是保護高原高寒地區獨有生態系統,實現“兩屏三帶”生態格局優化的重中之重。
二、深化能源革命,建設潔凈青海
青海省坐擁豐富的水電、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擁有可用于光伏發電和風電發展的10萬平方公里荒野。放眼青海,這里清潔能源發展優勢明顯,固碳增匯潛力巨大,是清潔能源發展的理想之地。長期以來,我省始終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精準把握省內能源資源優勢,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如今,清潔能源的使用理念也已經開始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我省絕大多數農牧區的碳排放依然持續上升,這與農牧民取暖、炊事等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當前,燃燒煤炭、麥草、秸稈或牛糞等傳統燃料依然是農牧民最主要的取暖炊事方式,這也是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深化農牧區的能源革命,促進綠色能源轉型,是構建我省現代化能源體系的重要任務,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因素。
推動農牧區能源革命,一方面要提升農牧民日常生活中的電氣化水平,如推廣太陽能、風能供暖,合理發展以農林生物質、生物質成型燃料等為主的生物質鍋爐供暖等。另一方面,還要發揮風能及光伏的“生力軍”作用,推進農牧區的新能源產業革命。例如,在一些具備資源條件的農牧區,可以利用閑置土地或屋頂,建設分布式風電和光伏發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這不僅可以推動農牧民日常生活能源使用的清潔化和低碳化,還能降低用能成本,促進減支增收。
三、優化產業結構,建設能效青海
近年來,我省錨定工業產業綠色發展,將重點領域能耗管控納入到全省雙碳工作布局中,嚴控“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調整重點產業結構,改造存量產能技術。如今,諸多低效產能已經逐漸退出產業市場,優質項目、企業、產業相繼在我省落地,低碳、零碳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已初具規模。即便如此,我省三大產業比例依然有待優化,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依然有待發展。
為提高產業能效,第一,我省要堅定不移地發展綠色農牧業,以此促進固碳增效;第二,要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現代產業體系,下大力氣推動傳統工業的優化升級,及時更新行業能效標桿和基準水平,依法依規退出落后產能,引導相關產業實施節能降碳轉型;第三,發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新興產業,鼓勵低碳、零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第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低碳產業的融合;第五,建立健全節能降碳政策機制,切實轉變產業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作出的重要指示,青海省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清潔能源集聚省份,節能減排對于我們而言是一項更加艱巨和特殊的任務。我省要以科學有序地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持續構建“提升碳匯能力,深化能源革命,優化產業效能”的長效機制,守牢國家生態安全邊界,在推動碳中和行動中取得成效,為國家“雙碳”目標的達成貢獻青海力量。
。ㄗ髡邌挝唬呵嗪煼洞髮W法學與社會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