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msfns"></b>
      <tt id="msfns"></tt>

        <source id="msfns"></source>

      1.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  /  國內新聞

        對網絡傳銷要露頭就打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曾詩陽   發布時間:2023-05-24 20:01    編輯:何繼紅

          北京警方日前通報打擊新型傳銷團伙有關情況,違法犯罪團伙搭建網絡平臺銷售所謂“收藏品”,通過招募會員、區分會員上下級、層層加價,實際價值僅幾百元甚至幾十元的“收藏品”被循環銷售炒至數十萬元,多輪售賣后“收藏品”無人購買,最終“底層會員”承擔高額損失。

          網絡傳銷活動,短時間內就能裹挾大量人員和資金,既給公眾造成經濟損失、侵害公眾切身利益,也嚴重損害社會誠信體系。更有甚者,故意歪曲國家經濟政策和改革措施,誤導公眾參與,擾亂經濟金融正常秩序,危害社會穩定。近年來,公安機關與各部門通力協作,對網絡傳銷活動開展專項打擊和常態化整治,偵破了一批全國性網絡傳銷犯罪案件,初步遏制了傳銷活動的猖獗蔓延勢頭。

          但也要看到,借助互聯網實施傳銷違法犯罪活動,具有非接觸性、一對多等特點,不僅蔓延迅速、擴散廣泛、隱蔽性強,動輒覆蓋全國范圍,而且名目繁多,不法分子常歪曲利用區塊鏈技術、數字資產、電子商務等概念混淆視聽,極具迷惑性。此外,傳銷網站搭建技術簡易,可復制性強,違法成本低,不法分子可以同時運作多個傳銷平臺,這些人熟諳犯罪手法和參與人的投機心理,打而不絕、遣之即返,花樣不停翻新,令人防不勝防。

          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各地要加強跨區域、跨部門的協調聯動,開展聯合打擊防范。例如,公安機關與銀行系統在技術與業務上雙管齊下,加強支付安全管理,提升網絡傳銷風險防范能力;執法部門與文化部門共同行動,發布典型案例強化對犯罪分子的震懾作用,開展打擊傳銷系列宣傳活動,共建安全網絡環境。

          針對網絡傳銷活動的特性,要善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和網監系統等平臺,一旦發現有異常交易行為及時預警,提升堵截能力和精準打擊能力,對網絡傳銷行為露頭就打,讓不法分子無處可逃。

          在有關部門依法摧毀傳銷組織體系的同時,公眾要提高守法意識和風險意識,清楚認識到參與傳銷活動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和投機心態,切勿被蠅頭小利迷惑雙眼,提高對高收益、高回報“投資”陷阱的警惕性,發現傳銷活動及時舉報,共同維護良好社會經濟秩序。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_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_亚洲精品免费视频一_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